客服电话
4006075006
2025亚马逊Prime Day虽已落幕,但跨境电商领域的“混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7月,跨境电商迎来促销黄金档。各大平台密集上阵,这场促销季已演变为一场流量争夺战。Temu、TikTok Shop、速卖通、沃尔玛等平台纷纷下场,用补贴、折扣等特色玩法分走流量。
Prime Day在这样的 “围剿” 之下,有人爆单狂喜,有人黯然收场,但无论战绩如何,“破局增长” 都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场大促的变局,以及卖家该如何在混战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01 激烈的“围剿战” ,平台各出狠招抢蛋糕
今年的7月,更像是一场“跨境电商大促”混战月。
✅ Temu“阶梯式”截流
21天“Temu Week”低价轰炸,采用阶梯折扣策略(85折→8折→7折),要求库存深度(7折商品需≥20件),倒逼卖家“以价换量”。
✅ TikTok Shop“真金白银”补贴
首搞 “大促超级品牌日”,给美区商家最高20%直降补贴,全托管商家还能拿1.5万美元货品补贴,同时猛推珠宝、3C家电直播间,用内容抢流量;
✅ 速卖通 “时间包围”
用5场 “A+级大促” 填满整个7-8月,在亚马逊的主场外再圈一块地;
✅ 亚马逊的“高端化防守”
首次将Prime Day延长至4天,并推出“交易掉落”(Deal Drop)机制——每日更新折扣清单。
✅ 沃尔玛“全渠道破局”
与亚马逊同步启动但延长两天,并向所有用户开放“Walmart+ Week”大促。
百家争鸣的跨境时代。卖家的流量被稀释得更厉害了,想靠单一平台、单一玩法躺赢,基本不可能了。
此次Prime Day卖家众生相,有人欢喜有人忧。
● 卖家 @小唐的跨境日常:亚马逊Prime Day好强!1天216单!
● 卖家 @爱喝奶茶的shirley:没报名参加,不想花100刀,也做不起20%off。随便做了点折扣,目前是日常销量的三倍。
● 卖家 @墨忆:我们公司全部爆单了,日销是平常的五六倍,全公司亚马逊日销接近两百万美金!
据Adobe数据统计,在7月8日至11日期间,美国零售商的在线消费额激增241亿美元。包括亚马逊Prime Day在内的活动期间,零售商的在线销售额增长了30.3%,超出了此前28.4%的预测值。此外,Prime Day 期间消费者抢购的产品主要包括:
并非所有卖家都能在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也有不少卖家反馈此次 Prime Day “不尽如人意”:
● 卖家 @天之SKY:今年非常恶劣!
● 卖家 @Zuha_Saebi:历届最差了,我之前在哪家公司会员日都是公司销冠,今年会员日第一天订单少了。
流量被分走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的是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的双重挤压。关税、平台佣金、广告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为了在大促中抢单,还得跟着打价格战,利润空间自然被压缩。尤其是中小卖家,供应链和资金实力不如大卖,很容易在这场 “消耗战” 中被边缘化。
02“围剿” 之下卖家最头疼的两大难题
一是成本像坐火箭,利润薄如纸。关税是绕不开的坎。不少卖家吐槽,现在从国内进货,美国的关税一加上,成本直接涨了一倍,尤其是 3C、家居类产品,本来利润就不高,大促再打个折,基本是 “卖一单亏一单”。就算勉强参加活动,也得在 “保销量” 和 “保利润” 之间做艰难抉择 —— 要么少打折,订单掉一截;要么狠打折,销量上去了,钱包却空了。
二是供应链 “卡脖子”,库存成 “定时炸弹”。大促前最怕 “备货少了断货”,大促后最怕 “备货多了积压”。Prime Day前夕流量激增,叠加亚马逊内部“仓储容量管理系统”的收紧,低效库存被严格限制。有卖家为了Prime Day备了3个月的货,结果物流堵在路上,大促都快结束了才到仓,白白错过高峰期;多平台布局的卖家更难,每个平台的库存节奏不一样,稍微没算准,就是 “这边断货,那边压货”,供应链根本扛不住。
三是大件商品物流成为特殊痛点。家居家具、健身器材等高客单价品类虽然销售潜力大,但受限于体积和重量,其物流成本占比可达产品价值的30-40%。这类商品通常依赖海运备货,库存周转风险显著高于小件商品。
而美国消费者对配送时效的要求却越来越高,Feedback Group研究显示,44%的美国消费者愿意为保证两小时内送达支付额外费用,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成为卖家面临的核心矛盾。
面对这些挑战,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卖家亟需构建更具弹性供应链体系。
03打好 “组合拳”构建分层备货与弹性供应链策略
面对大促期间激增的订单量,导致拣货效率下降50%以上、库存数据错乱、订单履约延迟超24小时等严重问题,构建分层备货策略已成为领先卖家的核心竞争力。
"FBA主力仓+第三方海外仓"的组合拳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针对亚马逊FBA,提前将库存分散至目标市场附近仓库(如美西、美东仓),减少旺季爆仓风险。
以中景跨境电商物流在全美布局的250万尺自营仓为例,月均处理能力达35万单,通过16仓联动覆盖全美90%以上人口区域,为卖家提供强大的物流支撑。
这种模式下,卖家可将核心库存置于FBA仓以满足亚马逊平台的时效要求,同时将部分库存配置在第三方海外仓,根据各平台实际销售情况动态调拨。
04大促不慌,增长有方
跨境电商大促竞争已从单纯的销量比拼升级为供应链体系的全方位较量。
卖家需要建立从"冲销量"到"保利润"的战略转型意识。
精准核算促销全链路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平台佣金、广告投放、物流溢价等所有环节,杜绝盲目降价导致的利润损耗。同时,通过组合销售、会员专属折扣等模式优化客单价结构,摆脱对低价策略的单一依赖。
多平台全球化布局也已成为分散风险的必然选择。
如差异化定位平台,亚马逊聚焦高客单价、品牌化产品,深度挖掘Prime会员体系的流量红利;Temu适配清库存、低毛利跑量类产品,需建立极致成本控制体系;TikTok Shop则主攻冲动消费型品类,结合短视频内容营销打造品效合一的转化链路。
大促就像一场马拉松,比的不是谁起跑快,而是谁能稳住节奏、少出错。物流顺畅了,库存合理了,你才有精力去琢磨选品、做营销,在多平台围剿中找到自己的增长缝隙。
大促结束不是终点,是下一场的起点。
● 如果你还在为物流头疼,想找个靠谱的伙伴分担压力;
● 如果你想布局海外仓,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 如果你对下一场大促(比如黑五、网一)还没头绪;
......随时来找我们聊聊。
中景跨境电商物流 不只是帮你运货,更想陪你一起把生意做稳、做大。
下次大促,让我们一起从 “陪跑” 变成 “领跑”!
上一篇
无下一篇
美国最后一公里服务——B2C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