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全球
价值传递

客服电话

4006075006

卖家注意!跨境电商告别 "买单" 灰色地带

2025.07.28

7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明确:10月1日起,代理出口企业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必须同步提交实际委托出口方的基础信息及出口金额。

若未如实报送,相关出口将视为代理企业自营行为,由其自行承担税款!

 

七年前,监管层就已为跨境电商税务合规埋下伏笔 ——2018年出台的财税〔2018〕103号文明确 “核定征收所得税” 规则,为后续监管闭环打下基础。而本次 17号文的出台,正是对这一规则的配套完善,政策收紧实则水到渠成。

从具体政策推进来看,2025年3月,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出口企业完成税务登记方可办理海关手续,且需在注销前结清税务,这一举措彻底封堵了 “无资质企业借道买单” 的漏洞,进一步明确 “买单出口没出路” 的导向。

与此同时,负面事件的发生加速了政策落地节奏。4月,某外贸公司因买单偷税2.7亿被稽查,首次向行业释放强监管信号;6月,审计署披露的726亿元税费流失,更是让监管力度全面升级。

重拳整治下,“买单出口”乱象终将终结。

 

新规第七条 “代理方无法提供真实货主信息则自行担税” 的穿透式责任条款,看似严苛,实则精准击中行业顽疾。  

买单出口的核心问题,在于上下游联合隐匿收入。货主不申报出口收入,采购环节缺失进项票,直接导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全线流失。

这种监管逻辑与欧盟VAT追缴异曲同工 —— 欧盟直接追究清关行责任,国内则优先追溯真实货主,次之由代理担责。

简单来说,走 “买单出口” 的跨境电商卖家,要么由 “实际委托出口方”(即卖家)申报企业所得税,要么由报关企业承担申报责任。政策并非禁止代理出口模式,而是要消灭 “不缴税” 的灰色操作。

 

对跨境卖家而言,评估并落实税务合规要求更是已刻不容缓。

10月新规落地后,行业将迎来三大变化:

一是 买单成本必然上涨,灰色操作空间急剧压缩;

二是 责任划分彻底明确。

● “谁申报”:货主作为纳税主体需主动申报,代理仅承担信息传递义务;

● “谁缴税”:若货主失联,则税款由最终端代理兜底。

三是 资质审核成为企业合作的核心前提,代理企业可能通过服务费转嫁税负风险。

注意:代理出口企业必须填写并申报以下表格:

面对政策调整,跨境卖家可从三方面着手应对:

1、提前规划出货节奏:优先安排10月前的出货,尽量避开政策磨合期,充分考虑物流周期、产品库存等因素,确保货物能够顺利出口,避免因赶政策末班车而出现慌乱和失误;

2、强化与货代的协作:确保申报资料齐全,避免因资料不全延误通关,给自身业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要关注货代的资质和信誉,选择合规、专业的货代合作,降低因货代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3、搭建合规经营体系:明确纳税主体身份,如实申报出口收入;规范采购环节,确保进项票完整;加强政策学习,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让业务全流程符合税务监管要求。

 

政策浪潮下,合规已成为跨境生意的生存底线。

● 如果你对合规之路或许还充满困惑;

● 为合规流程的繁琐、物流安排的棘手而头疼;

......

不妨来找我们聊聊。

@中景跨境电商物流 助力您的跨境生意在政策浪潮中平稳前行,少走弯路。